信阳毛尖
裕泰翠剑
六安瓜片
黄山毛峰
开化龙顶
莲峰翠芽

福建安溪隆辉茶业有限...
郑州荟茗芳苑袋泡茶厂
台灣兆能茶業公司
福建安溪朝阳茶业有限...
甘肃恒泰茶业有限责任...
遵义市光玉茶叶商贸有...


茶树种子和苗木 国家标准
来 源:未知 发表时间:2004-4-14 21:10:49

    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7679◆

       1.茶树种子和苗木(Seed and seeding of tea plant

2.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

本标准规定了茶树种子和苗木质量分级及其检验方法。

本标准适用于栽培茶树的大叶、中小叶有性系品种种子和苗木,大叶、中小叶无性系品种苗木的分级与检验。

术语

2.1无性系:以茶树单株营养体采用无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(品系)称无性系品种(品系),简称无性系。

2.2有性系:通过有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(品系)称有性系品种(品系),简称有性系。

2.3有性群体品种:有性系品种茶树,在形态特征、生物学特性诸方面组成复杂,个体间差异大,但不同品种间,在主体特征上又有较大的差别,象这类茶树,称有性系群体品种。

2.4品种纯度:品种种性的一致性程度。

2.5种径:即种子直径,是种子大小的度量值。

2.6百粒重:100粒种子的重量。

2.7种子发芽率:在适宜条件下(规定日期内)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。

2.8种子含水率:种子种仁所含水分重量占种子种仁重量的百分率。

2.9种子净度:样品种子去掉杂质后的重量占样品种子重量的百分率。

2.10实生苗:用种子直接繁育的苗木称实生苗。

2.11扦插苗:以枝条为繁殖材料,采用扦插法繁育的苗木称扦插苗。

2.12苗龄:播种至成苗或扦插到出圃的时间,如满一个年生长周期的称一足龄苗,未满一年的称一年生苗。

2.13苗高:根颈至茶苗顶芽基部间的长度。

2.14苗粗:距根颈10cm处的苗干直径。

2.15着叶数:起苗时苗干上保存的真叶片数。

2.16一组分枝数:从苗干上长出的具有2片以上真叶(或枝长3.3cm以上)的枝数。

2.17主(直)根长度:实生苗由根颈向下垂直生长的根的长度。

2.18侧根数及长度:从扦插苗原插穗基部愈伤组织处分化出的且呈近似水平状生长,根径在1.5cm以上的根的总数;从原插穗表皮至根末端的长度。

2.19危险性病虫害:影响种子发芽使苗木死亡或严重影响长势、且局限分布,可经种子苗木携带、传播,在目前条件下又难以控制的病虫害。

  1. 种苗质量分级原则

    3.1种子分级以采收后3?周的茶籽百粒重为主要依据,分为三级,1、2级为合格种子,可以直播或育苗,3级种子不能用来直播或育苗。

    3.2苗木分级以一年生苗高、茎粗、根长为主要依据,着叶数、一级分枝数作参考指标,分为三级。1、2级为合格苗,3级苗为不合格苗。

    3.3种子或苗木,均分大叶种和中小叶品种,叶面积大于40cm2为大叶种,叶面积小于40cm2为中小叶种,其中叶面积在40?0cm2为中叶种,小于20cm2为小叶种。

    4.种苗质量指标

    茶树种苗质量指标是指种子和苗木的品种真实性、质量优劣和感染病虫害情况等技术指标。

  2. 1茶树种子质量指标

    4.1.1大叶品种种子质量指标见表1。

    表1

    级别

    种径大小c
    m

    百粒重
    g

    每500g
    粒数

    含水量
    %

    发芽率
    %

    净度
    %

    >1.5

    >130

    <320

    40~25

    >75

    99.5

    1.5~1.2

    130~100

    320~420

    40~25

    75~60

    99.5

    <1.2

    <100

    >420

    <25

    <60

    98.0

    4.1.2中小叶品种种子质量指标见表2。

    表2

    级别

    种径大小
    cm

    百粒重
    g

    每500g
    粒数

    含水量
    %

    发芽率
    %

    净度
    %

    >1.3

    >120

    <415

    40~22

    >85

    99.5

    1.3~1.1

    120~100

    415~500

    40~22

    85~75

    99.5

    <1.1

    <100

    >500

    <22

    <75

    98.0

    4.2茶树苗木质量指标

    4.2.1无性系大叶品种一足龄扦插苗质量指标见表3。

    表3

    级别

    苗高
    cm

    茎粗
    mm

    着叶数

    一级分枝数

    侧根数条

    侧根长度 cm

    品种纯
    度 %

    危险性病虫害

    >35

    >4.0

    >8

    1~2

    >3

    >15

    100

    茶根结线虫、茶饼病、茶根蚧

    35~25

    4.0~2.5

    8~5

    1~0

    3~2

    15~10

    99

    <25

    <2.5

    <5

    0

    <2

    <10

    <98

    4.2.2有性系大叶品种一足龄苗质量指标见表4。

    表4

    级别

    苗高
    cm

    茎粗
    mm

    着叶数

    一级分枝数

    主根长度
    cm

    危险性病虫害

    >35

    >4.0

    >8

    1~2

    >22

    茶根结线虫、茶饼病、茶根蚧

    35~20

    4.0~2.5

    8~6

    1~0

    22~15

    <20

    <2.5

    <6

    0

    <15

    4.2.3无性系中小叶品种一足龄苗质量指标见表5。

    表5

    级别

    苗高
    cm

    茎粗
    mm

    着叶数

    一级分枝数

    侧根数

    侧根长度
    cm

    品种纯度
    %

    危险性病虫害

    >30

    >3.0

    >8

    1~2

    >3

    >12

    100

    茶根结线虫、茶根蚧、茶饼病、根癌病

    30~20

    3.0~1.8

    8~6

    1~0

    3~2

    12~4

    99

    <20

    <1.8

    <6

    0

    2~1

    <4

    <99

    4.2.4有性系中小叶品种一足龄苗质量指标见表6。

    表6

    级别

    苗高
    cm

    茎粗
    mm

    着叶数

    一级分枝数

    主根长度
    cm

    危险性病虫害

    >25

    >3.0

    >10

    1~2

    >18

    茶根结线虫、茶根蚧、茶饼病、根癌病

    25~20

    3.0~2.0

    10~7

    1~0

    18~10

    <20

    <2.0

    <7

    0

    <10

  3. 检验方法(略)
  4. 检测规则

    6.1种子

    6.1.1种子质量检验在采收后的3?周内进行。超过1个月不作检验。

    6.1.2种子检验按0.5%?%比例随机取样。

    6.1.3育苗用种子应附种子检验证书(格式见附录A)。

    6.2苗木

    6.2.1苗木检验限在苗圃进行。

    6.2.2苗木检验,抽样按表7规定的比例进行。

    表7

    株数

    检验株数

    5000~10000

    >10000~50000

    >50000~100000

    >100000

    50

    100

    200

    300

    6.3检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:1级种子和苗木应占总数的20%?5%,2级占60%?5%,3级不超过15%。

    6.4出圃苗木应附苗木检验证书(格式见附录B)。

  5. 包装、运输和贮藏

7.1短途运输的种子,可直接用麻袋、竹筐、草袋或木箱等简易包装,单件重不超过25kg。

长途运输种子,需用长60cm、宽35cm、高30cm的木箱,箱内分层填充干净木屑(含水不超过15%)或加木炭屑的混合物,也可用青苔(杉树枝),包装箱四周钻直径为0.2cm的小气孔,孔距7cm,均匀分布。每箱装20kg左右。

7.2繁育苗木用母树或种子应先用杀虫剂或杀菌剂进行处理。出圃苗木不应带危险性病虫,其他病虫如小绿叶蝉、螨类、蚧类、粉虱类、卷叶蛾类、网蝽、茶轮斑病、茶白星病等的发生量或发生程度应低于防治指标。

7.3起苗宜在栽种季节。检验和分级应在蔽阴背风或室内进行。苗木运到目的地后,应立即种植或假植。

7.4苗木最好50株扎成一捆,或以散装,也可以用箩筐等盛装,做到保湿透气,防止重压。长途运输,苗木根部应用黄泥浆蘸根或填充苔藓、松枝等物保湿,途中应用帆布篷布等覆盖,严禁风吹日晒。

7.5茶树种子贮藏最长不超过6个月。方法有两种:

7.5.1堆藏法:在阴凉干燥的室内(种子少时可用缸或木箱),地面(底层)铺3?cm厚的细沙后,再在上面分层铺放种子和湿沙,每层种子或湿沙厚3?cm,堆高30cm为宜。隔15天或面层沙泛白时适量淋水。

7.5.2沟藏法:种子量大时采用。选择室外缓坡地,挖宽1m、深25?0cm的沟;在沟底铺5?0cm厚的干草或细沙后,铺上20cm厚的种子,再盖5?0cm厚的干草,然后做成中高70cm的屋脊形土堆,每隔2m安置一个通气竹筒,四周开排水沟。

注: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-11-23批准 1990-07-01实施

关于我们  |   业务联系  |   信息反馈  |   友情链接  |   版权说明  |   访问量: